聚焦和认识
发布日期:2015-09-15浏览:3579
3月30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资格申请的截止日。截至发稿,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国家达44个,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亚投行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何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引来各国“投奔”?
亚投行究竟是做什么的?
亚投行新闻刚刚出炉之际,最初仅被视为一条普通的国际财经新闻,而随着2015年英国等西方国家“倒戈”加入,亚投行“朋友圈”迅速扩容,已成为近期一个热门的国际话题。不停引爆国内外媒体的亚投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亚投行是一个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简单来说,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的亚投行,是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向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政府间性质的金融投资机构。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出席APEC会议期间,首次提出创立亚投行倡议,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参照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的资本与借贷比,亚投行可为基建贷款的资金规模大约为法定资本的100%-175%,相当于1000-1750亿美元(每年约可贷出300亿美元)。如果按照规划,未来基建融资通过公私合作(PPP)来募资的话,亚洲基建贷款的总额将超过上述数值。亚投行的法定资本规模未来也可能再提升。
亚投行不是商业银行,而是一个标准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首先,亚投行不是盈利性机构,并不把商业利益至上放在第一位。按照官方说法,亚投行成立目的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大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力度。其次,在业务模式上,亚投行不靠吸收民众存款来“充血”,而是通过发债或者国家的捐赠;股东是政府,而不能是私营机构……这些都与商业银行有显著区别。不过,虽然亚投行本身并不是一个营利性机构,但可以牵头成立项目,吸引其他营利性资本加入。
它与世行等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不同,并不以减贫为核心使命,而是侧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不少人会问,这与现在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有什么区别?
被外界认为是亚投行“竞争对手”的亚洲开发银行担负着教育、医疗、农村发展等任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相对不足,的确,亚投行并非世界唯一一家区域性开发银行,同区域内已经有亚洲开发银行,世界上类似的还有美洲开发银行等机构,而世界性机构更是已经有世界银行等机构。但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定位和业务重点并不同。前者侧重投资准商业性的基础设施,以实现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而后者则强调以减贫为主要宗旨,贷款并非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很大一部分资金还用在了环境保护和促进男女平等等事宜。
而改善基础设施,正是亚洲国家迫切的愿望。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拥有全球六成人口。一些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建设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亚投行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不久前就提到,“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这段时期,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事实上,亚洲开发银行2014年贷出项目总计金额还不到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就更少了。
基于这个原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都对亚投行的成立表示了欢迎。去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许霓妮还特意澄清了“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不欢迎亚投行”的说法,并称亚开行的立场是“非常欢迎”,认为中国牵头成立亚投行是“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为何牵头成立亚投行?
这么一个好事情,为何中国要来牵头实施呢?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发展后,已经有相对充足的资金可以在海外进行投资谋求回报,不管国有资本还是私营资本,投资海外的愿望都非常强烈。然而,多年来海外投资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尽如人意——对于这一点,也许没有人比前中投公司监事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现亚投行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认识得更清楚。
金立群曾经表示,“中国70%的对外投资不能够盈利”,“有一些(对外)投资看起来状况非常的糟糕”。他认为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国有财产的“不上心”,他们忘了“这是人民的钱、这是政府的钱、我们必须要向政府负责”,“他们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钱,他们不上心”。他对部分私人投资者也同样提出了批评,“他们就好像是参加一次赌博,仅仅因为这是我的钱,我对为所欲为,我要拿它进行赌博”。
正是因为国有和私营资本在海外投资长期的“不上心”、“不规范”,中国的海外投资口碑一度不佳,在非洲的一些项目时常惹出争议,贷出的资金还经常不能按时要回来。这促使如今的决策者意识到,中国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务必要非常谨慎。
那么如何做到谨慎投资?吸纳已有国际金融合作的经验,学习对外投资、援助的先进操作手法,就是可取之道。为此,中国牵头成立国际性的多边开发机构就顺利成章了。所以,先前有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如今又有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西方国家为何纷纷加入亚投行的“朋友圈”?
作为美国传统盟友,英国成为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的首个欧洲国家、主要西方国家
亚投行在筹备之初,遭遇过不小的困难——欧美等主流发达国家并不打算参与,直到英国最近“倒戈”。这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合作,确实存在“竞争叙事”,美国在世界银行、亚开行等传统多边开发机构中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愿意把主导权轻易让给中国这个“后来者”。但谁都不能否认,近年来,借经济崛起之“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不断增加。而且亚投行成立的目的堂堂正正,操作手法也遵循国际规则,多数国家并没有强行为了这个“竞争叙事”而拒绝加入亚投行的理由。
不过,对于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来说,选择和中国走到一起,还有各自的务实考虑。
当今全球经济不太好,资本正在全球各处迫切寻找高回报的投资出口
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形势一直不尽如人意。按照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说法是,现在世界经济处在“新平庸时期”。尤其是在欧元区经济却增长乏力,裹足不前,“欧洲在一定时间内可能陷入高负债、低增长和高失业状态。”虽然欧洲经济的疲软状态短期难以缓解。但欧洲并不缺乏资金,去年年底欧盟出台一项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希望以此刺激增长、重振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谈及为何亚投行获得这么多的关注和积极响应,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全球经济不太好。比如作为成熟经济体的欧洲,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新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率低迷,投资回报率不高,这些资本正在全球各处迫切寻找高回报的投资出口。
加入亚投行,可分享亚洲经济成长的成果
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该机构认为,“增长放缓正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一批经济体的永久固定特征。”事实上,新兴经济体内部也是冷热不均的状态,虽然受乌克兰危机影响的俄罗斯和拉美国家则经济增长持续疲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的情况下,亚洲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地区进行投资,显然“有利可图”。
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非常庞大,修路、修桥、修大坝……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资金和技术。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亚洲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000亿美元。8万亿美元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是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资金。
如前所述,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的总资金约为1600亿美元,世界银行也仅有2230亿美元。这两家银行目前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即使亚投行成立后,每年可以提供的资金也就约300亿美元,仍然有巨大的资金缺口。
但开发性银行的意义在于,可以牵头“激活”这些项目,对项目的可靠性、回报程度做出评估,以吸引私营资本的参与,从而获取回报。并且,在基础设施完善之后,后续的商业项目就会不断开展。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加入亚投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朋友圈”扩容只是第一步,亚投行要取得成果还有很多要做吸引他国纷纷加入只是门票卖得好,后续的项目顺利推动才有更实质的意义。
亚投行并非首家由发展中国家主导、发达大国加入的多边开发机构。就以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为例,作为非洲最大的地区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非洲开发银行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大国的参与,发展中国家也在其中拥有主导权(总共18个席位的董事会成员,非洲占了12席)。但成立多年以来,未对现有秩序构成大的影响,也没有对全球造成巨大影响。
亚投行所从事的基础设施投资,通常建设周期长,盈利效果弱,且政治风险大,一些项目甚至存在着半途而废的风险,多国跨境难度更大。要最终获得世界的认可,亚投行的运行规则和治理模式还有很多待研究完善之处。比如说,亚投行定位于基础设施投资而非援助,但这是否意味着相关贷款将有全新的要求,如果不是,该如何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转?同时,如何让亚投行的行为既体现参与各方的代表性诉求又能保障运转效率?
亚投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总结了多年的对外援助、投资经验以后的一个非凡尝试,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