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赵海云

赵海云 暂无评分

管理能力 中层管理

讲师官网:http://zhaohy.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赵海云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角度

发布日期:2015-07-28浏览:1159

 A(问题)+B(态度)=C(结果)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
 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一段:制造问题;
这样的员工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水平,在工作中往往会出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麻烦,自己成为了企业要解决的问题的一部分,企业要花时间和金钱对这些人进行技能再造,以避免出现同类问题,降低企业损失。
二段:抱怨问题;
企业发展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总结和解决。但是,很多员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总是抱怨,发牢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很清楚,尤其是老板。但我们发现往往抱怨最多的是员工,却从未发现老板在抱怨。很显然,老板和员工站的角度不用,老板的心态是找方法一定要解决问题。而员工心态是想通过抱怨来解决问题。
三段:无视问题;
这类员工的责任心较差,对待企业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缺乏老板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把公司和个人看作是两个独立体。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无论问题发展有多坏,他们都会选择袖手旁观,看热闹。殊不知,自己的发展也依存在企业这个平台上,企业强则员工强,企业无则员工无。
四段:发现问题;
企业里不缺少发现问题的人,只缺解决问题的人!很多员工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够发现公司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他们很少采取行动来去解决。
五段:传递问题;
这样的人就像是传话筒,把问题原封不动传递出去,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尤其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如果也仅是上传下达,只是反馈了问题,请问管理者的作用和价值何在?!中层管理者应该是承上启下才是,努力领会上司的意图,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并达成结果。
六段:反思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总是出现,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总是出现一个人的身上。从执行人的角度来分析,还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去盲目解决问题,而没有弄清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导致同类事情频频发生。不懂得反思和总结的人,就不会有进步!
七段:解决问题;
员工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助企业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质量越高,我们得到的回报也会越大!杰克韦尔奇说过:在公司里面我们最欣赏的不是那些为公司提出很多好点子的人,而是把公司现在的电子做出结果的人。
八段:预防问题;
真正的高手是能预防问题的发生。这类人不但主动思考,还会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问题的解决万无一失。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考虑的很周到细致,并做好应急方案。这些人在企业中往往也会做到高层管理者。
 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老板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才会组建团队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所以作为员工,一定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你解决的问题越多,解决问题的难度越大,证明你提供的价值就越大,自然得到的回报也就会越高。问题背后总是伴有机遇,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是你把握机会的最佳时机。问题对于强者来说是机遇,对于弱者来说是坟墓!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放心访问 支付宝-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