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成君忆

成君忆 暂无评分

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

讲师官网:http://chengjunyi.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成君忆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成君忆新作面世 探寻《牛郎织女》故事发源

发布日期:2015-07-20浏览:1810

  • 课程大纲


    《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谈创作缘起





    天上一条河汉,地上一条河汉。天上一位织女,地上一群织女。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远古时代,善于观星的祝融氏妘姓,就这样创作了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最初,这个故事可见于《诗经》的若干诗篇。春秋时期,郧国被楚国所覆灭,其中一支遗民迁徙到今天的鄂西北山区定居,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代代相传。楚人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又传播到了今天的陕西和西安。山西和山东也有《牛郎织女》的异文版,但那已经是隋唐以后的作品了。


    无论是对于山西和山东,还是对于陕西、湖北、乃至于武汉市的东西湖区,《牛郎织女》无疑都是一块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2013年4月的某一天,因为编撰《东西湖纪事》,我来到汉水边一个叫鸦渡的地方采访,在那里怦然心动,而后联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关于鸦渡一名,据说是来源于汉水中的一座沙洲,但我却不信。第一,我没有看到那座形似乌鸦嘴的沙洲。第二,在当地传统的方言文化中也没有乌鸦或者乌鸦嘴之类的名词。事实上,乌鸦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的江汉地区则称之为老鸹,至今在武汉民谣《小女婿》中还有“鸦鹊子喳几喳,老鸹子哇几哇”的歌唱。鸦鹊子也叫鸦鹊,因为鸦鹊兆喜的传说,古来文人墨客多写作喜鹊。


    我坐在汉水大堤上,看着外滩树林里那几只飞来飞去的喜鹊,发了一下午的呆。是的,我觉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和线索。于是从那时起,一段令人惊奇的文化史开始被逐渐发现,并最终让我确认:我当时所在的汉水两岸地区,其一为东西湖区,其一为蔡甸区,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发源地。





    东西湖区是1957年11月在武汉市西北近郊围垦而成的偌大一片湖田,而后发展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城区。在人们的印象中,1957年11月以前这里仅仅是一片荒湖,没有历史,也没有文化。东西湖区的故事,也似乎只能上溯到1957年11月发生的那次围垦工程。


    说到那次围垦工程,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翻天覆地”。我所坚信的是:1957年11月以前,这里的历史绝不可能是空白,只是被围垦工程覆盖了而已;既然是覆盖,那么总可以发掘出来一些秘密吧?


    第一个被发掘的秘密是码头潭文化遗址。请注意码头潭这个地名,它能够让我们联想起东西湖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湖面上往来的船只、湖岸边繁忙的码头、以及码头边幽长的港道和深水潭。到了1984年文物普查时,专家们又从码头潭当年的湖岸上采集到了石片、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石器,红褐陶、橙黄陶、红胎黑灰陶等各种色泽形制的陶器,以及牛牙、鹿角和各种兽骨,被认定是6500年前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诸多遗存之中,有一种用灰陶或红陶制作的陶纺轮(略成圆饼形或凸圆形,中有孔,插入一支木棍、竹棒或骨柄,就成了捻线的纺锤),说明早在6500年前这里就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织女时代。在浙江被发现的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还出土过用葛和麻制作的布料,亦可作为佐证。湖北省会城市大武汉的发迹史,其实应该从6500年前的码头潭文化说起。


    然而,一自东西湖围垦工程以来,码头潭这个地名却被误写为马投潭,并设置有马投潭村。后来又有人杜撰“两马投潭”的故事,说是某朝某代有个吝啬的财主,家中有两匹马,其一母,其一子,因为不愿花钱到村外去雇用公马配种,就用泥浆封住两匹马的眼睛,让母子俩在潭边邂逅生情。等到母马头上的泥垢洗净,便在惊慌与激愤之中跃身投入了潭中;子马亦是羞愧难当,也跟着投潭而死。这则胡编乱造的讹作,所投射的不过是人类自身的荒唐罢了,但历史上本有的真相,却在很长时间内被“两马投潭”的故事所覆盖。


    与码头潭相关联的另一个地名是嫘祖庙。嫘祖是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据说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唐代赵蕤《嫘祖圣地》记载:“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是以尊为先蚕。”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嫘祖的生日,人们都要举行庙会祭祀她的功绩。既有嫘祖庙,即可见东西湖区历史上桑蚕纺织事业和庙会之盛。可惜,今嫘祖庙早已湮没无存,仅存之地名也被讹传为罗祖庙。


    除了码头潭和嫘祖庙这些零星散落的文化遗存之外,还有一些线索隐约可见诸史书。东西湖区原是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之云,出自远古时代的妘姓之国,史称“ 国”,也写作“郧国”;至今有涢水经东西湖区汇入长江(所谓涢水,即古郧国所傍之河流是也,今又名府河)。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的后裔。祝融是帝喾时期的火正,祝就是祭祀,融就是像荧火虫一样闪亮的星星,因此有祝融观星的传说遗世。作为我们已知的最早关于星星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源头应该就在“祝融八姓”之一的妘姓。


    在古云梦泽地区奔流的大河,除了涢水,还有汉民族的母亲河——汉水。这些河流常常与古云梦泽地区的水泊连成一片,场面极其浩大壮观。《诗经?国风?周南》有诗名曰《汉广》,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说是有一位青年樵夫,钟情于一位美丽的姑娘,面对烟波浩渺的汉水,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与东西湖区相对,汉水西南岸的蔡甸区,就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樵夫,名叫钟子期。诗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语,则被认为是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最早的出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则明确地把《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地指向了河汉,所谓河汉,有天上之河汉,即银河是也;亦有地上之河汉,即汉水是也。


    我饶有兴趣地做着这些考证工作,并且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牛郎织女》的文化起源和传播路线。我决定按照我对文学的理解,以传说版《牛郎织女》为底本,再创作一部小说版《牛郎织女》。所有灵感都来自于我对牛郎织女文化的考证。我像九方皋相马一样讲述着牛郎的故事,而那也恰好是我的故事。我希望我的读者们也能够从心领神会之中发现,那也恰好是他们各自的故事。我不知道读者们能否实现这样的阅读效果,如果能,那就分明是一种拈花微笑的妙趣了。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放心访问 支付宝-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